初一生物教学计划
初一生物教学计划汇编10篇
光阴的迅速,一眨眼就过去了,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,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。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教学计划10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篇1知识目标
1、了解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;
2、了解嫁接的意义;
3、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、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。
能力目标
通过植物操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。
情感目标
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,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,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。
教学建议
教材分析
1、嫁接的概念、方法和意义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。
从茎繁殖的种类看:嫁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。但是,和其它两种比较(压条、扦插)操作起来较复杂,技术性相对较强。
从嫁接的意义上看:嫁接又是果树栽培上一种广泛运用的方法。它能使一些通过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品质的植物,利用嫁接而保持下去。还可以通过嫁接提高植物的抗寒力、抗旱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,此外通过嫁接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。所以说:嫁接的技术在农村是有用武之地的。
2、组织培养的概念、原理和意义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。
从概念上讲,组织培养指的是:在人工配制的营养物上(培养基)、在无菌的条件下,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、组织、细胞或原生质体,并使其生长、增殖、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。这种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,但真正成熟和大规模发展及利用还是近几十年的事。它是植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,也是植物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。
从原理上讲: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。在离体情况下,培养植物体上的一个体细胞使其生长发育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。
从意义上讲:组织培养可以广泛的应用在:植物学基础理论研究、植物快速繁殖、植物品种改良和细胞大量培养上。
3、理解“细胞的全能性”和准备的教具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。学生一般认为:植物的根、茎、叶等器官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。而植物体上的一个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中也能培养出一株植物体,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起来有困难。所以,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明白:植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。在离体培养下,这些信息可以表达出来,从而使植物细胞产生完整的植株。
教法建议
本节课的重点,不是要求学生学会的具体技术,而是把与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。例如,扦插时为什么要选择健壮的枝条?这可以联系有机物的贮藏。
关于扦插的直观教具,可以提前剪取健壮的月季、天竺葵等的枝条,将枝条的下部浸在清水里,在温暖向阳的条件下,不久就在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,上课时可以展示长有不定根的枝条。
关于嫁接的直观教具,可以提前对红梅、碧桃、菊花等进行嫁接,上课时展示嫁接成活的植物体。
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的实际操作,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,本章还安排了一节实习。为了便于上好实习课,也可以指导学生用番茄、菊花以及仙人掌科的植物等进行操作练习。
关于组织培养,最好在课前收集一些图片资料,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。组织培养具有多项用途,千万不能让学生得出片面的结论,以为组织培养只是一项用来进行的先进技术。
教学设计示例
重点:嫁接的概念、方式和意义;组织培养的概念、原理和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。
难点:通过演示实物或直观教具,让学生增加对和组织培养的感性认识。
手段:教师讲解与学生观察相结合。
设计思想:
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,所以在教学过程中,可以通过录像介绍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了解,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。
教学过程:(1课时)
一、导入:
提出问题:“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,我们已经了解到绿色开花植物是靠种子来繁殖的。那么,你能举出不靠种子繁殖的例子吗?”
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问题。
引入新课题:植物体依靠营养器官(根、茎、叶)进行的繁殖,称为。
二、讲授新课:
(一)用茎繁殖:
播放录像:介绍扦插、嫁接、压条的具体操作方法。
组织学生观看录像。
讲解三种的特点。
提出问题:你认为这种的方式具有哪些特点?
组织学生讨论。
总结:用可以保持植物体的优良特性,加速繁殖的速度。
(二)植物的组织培养:
讲解:
近几年的研究发现: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。即: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。在离体培养下,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,从而使植物细胞(或组织)产生出完整的植株。
播放录像:介绍组织培养的过程。
讲解:>组织培养是指:在人工培养基上,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、组织、细胞和原生质体,并使其生长、增殖、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。
提问:你认为组织培养的技术,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哪些问题?
组织学生讨论、发言。
讲解:
1、利用组织培养,快速、大量地生产有经济价值试管苗,移入苗圃栽培,供应市场需要。
2、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工厂化育苗。
3、大量生产无毒苗,改善苗木的质量,提高经济产量。
板书设计:
第四节
一、用茎繁殖:
1、扦插
2、嫁接
3、压条
二、植物的组织培养:
原理:植物细胞的全能性。
探究活动
植物部分器官的生根
用一花盆装入潮湿的沙子,并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,另外要保持沙子的湿润,你可以在沙子中栽上下面的任何一种植株:
(1)各种球茎;
(2)切一段秋海棠或天竺葵埋于沙中;
(3)切下一块甘蔗茎埋于沙中;
(4)一段竹子,把节埋在沙里;
(5)胡萝卜、小萝卜和甜菜每样都要带些根;
(6)一个洋葱头;
(7)一段鸢尾属植物的茎;
(8)含有芽眼的土豆块;
(9)一根柳枝等。
观察根的生长情况。
初一生物教学计划 篇2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之一,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。生物科学从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极为迅速,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,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,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生物技 ……此处隐藏11678个字……损坏和浪费实验用具及材料。
2.仔细检查实验器材。在实验台上有固定的放置位置。(可把实验器材的品名顺序写在一块小黑板上,便于学生检查。)
3.准备示范镜。
教学过程:(本节内容分3课时)
第一课时: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
一、引言:
请一位同学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,由其他同学找出错误,大家一起回忆显微镜的使用。引入课题:“在练习显微镜的使用时,我们曾使用了永久装片。但当我们要研究某一新的生物材料时,就必需不断的进行显微观察,这时,我们就要制作临时装片。这节课,我们就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。”
二、讲授新课:
1、临时装片的制作:
(1)让学生按要求将显微镜安放好,对好光,准备使用。
(2)介绍实验用具及其用途:载玻片、盖玻片、滴管、碘酒……等等。
(3)制作临时装片:教师先示范并强调注意事项,学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完成。
强调:①擦拭的重要性。
②滴水太少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,影响观察,滴水太多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。
③撕取或洋葱鳞叶表皮,以0.5cm×0.5cm为宜。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,用镊子将其仔细展平。
④盖玻片时防止出现气泡及气泡的识别。
⑤调焦观察应严格按照显微镜的操作规程进行,为在急于看临时装片的内容
(4)在完成后可让学生独立地再做一次。
(5)小结,为了便于学生记忆,可归纳为“擦”、“滴”、“取”、“放”、“盖”、“染”、“观”等(染色不是必须的基本步骤)。
2、临时装片的观察及植物细胞的结构:
(1)出示挂图:让学生仔细观察与挂图所示相对应的各个结构,并认清它们的位置。
(2)老师利用挂图和细胞立体模型来讲述细胞各结构的特点、位置和基本功能。
注意:①讲述顺序应由表及里。
②明确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,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,而细胞膜、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。
第2课时: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
一、引入:先让一位同学,指出植物细胞结构挂图中的各部分结构,其他同学可以补充。
教师总结,并在黑板上画出植物细胞示意图。引出课题:“组成动物的细胞又是怎样的呢?”
二、讲授新课:
1、临时装片的制作:
(1)阅读课本中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。指出与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不同的步骤。教师总结。
(2)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,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。
2、临时装片的观察及动物细胞的结构:
(1)提问:动物细胞在结构上与植物细胞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?组织学生对照挂图观察临时装片,并进行讨论。
(2)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,边总结动物细胞的结构。并组织学生对照板图得出结论:细胞的基本结构是:细胞膜、细胞壁、细胞核。
3、小结:由此可见,细胞是植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。
4、画生物图的要求:(结合板图讲解)
要求:
(1)真实。
(2)注意图的大小、比例。在图纸上的位置要恰当、美观。
(3)画好图后,要注明各部分结构的名称。指示线应水平画在图的右侧,指示线末端注明名称,字迹要工整。图的下方,要注明这个生物图的名称及放大倍数。
(4)用3H铅笔。
(5)较暗部分用密集的铅笔点来表示。明亮部分则用稀疏的铅笔点来表示。(点点时,要求铅笔与纸面垂直,点出来的点应是细圆点。)
要求学生对照显微镜下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画生物图。
第3课时:生物的生长
导入:
先请学生描述生活中熟悉的生物生长的现象。提出问题: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?引出课题:生物的生长是由基本单位——细胞的某些改变引起的。
讲述新课:
一、设置学习情景:
提出问题:一粒种子长成一棵苍天大树,生物体内的细胞会有什么变化?引导学生进行讨论。教师总结:生物体的生长是体内细胞增多和增大的结果。
二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:
1、利用挂图、录像或课件,组织学生学习细胞的生长的过程。(录像或课件可以让直接学生建立动态的认识)观察后提出问题:细胞在生长各部分的结构有什么变化?组织学生观察、讨论、发言。教师总结:细胞的生长主要是细胞内液泡增大的结果。
2、通过提出问题:细胞的生长是否一直生长下去?组织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此问题(详见附录)。教师总结:对于体积相同的个体,如果组成的单位结构最小,总的表面积就越大。
3、利用挂图、录像或课件,组织学生学习细胞的分裂。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细胞的不同分裂方式、讨论细胞的分裂有什么共同特点?教师总结:细胞分裂时,细胞核先一分为二,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,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,植物细胞在中部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,动物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。
4、小结: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,生物体由小长大。
四、设置新情景,引出下节课题。
提出问题:生物体内的细胞形态是否都一样?是否都具有分裂能力?引导学生观察叶横切切片,得出结论:生物体内的细胞的形态是不相同的。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。
板书:
第二节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
一、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:
制作步骤:擦、滴、放、盖、染、观
二、植物细胞的结构:
三、动物细胞的结构:
四、生物的生长
细胞体积的增大→细胞的生长:
细胞数目的增多→细胞的分裂
附:
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计算:
1、正方体边长=4cm
总体积=
总面积=
2、各正方体边长=2cm
总体积=
总面积=
3、各正方体边长=1cm
总体积=
总面积=
结论:
探究活动
一、对胞间连丝的观察
实验课题:茄科植物胞间连丝的观察
实验目的:认识多细胞植物体的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联系。
实验材料:新鲜的红辣椒果实、显微镜、刀片、载玻片、盖玻片、红墨水
实验步骤:
用刀片沿新鲜的红辣椒的果皮表面平行方向,切取一薄片(或把辣椒的果皮里面朝上平放桌面上,用快刀刮去肥厚物质,使之很薄),加碘液染色制片观察。在高倍镜下,可以看见其表皮是由不太规则的细胞群构成的,细胞中有着淡黄色的细胞质。细胞壁很厚,着深黄色,壁上有小孔(纹孔),孔里有细胞质丝穿过。此实验可用红墨水染色30分钟,然后吸去多余的染料,加水封片镜检,可见其细胞质被染成粉红色。也可观察到纹孔和胞间连丝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