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的读书笔记

时间:2024-05-22 19:25:52
距离的读书笔记

距离的读书笔记

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,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,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。是不是无从下笔、没有头绪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距离的读书笔记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距离的读书笔记1

我十六岁,正值花季。花季是我幼小心灵萌发的时刻。

听妈妈说,世界上最好的感觉是爱,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是诗。世界上最长的距离是多少?仅仅是两极之间吗?直到遇见泰戈尔,我才知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。
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

不,生与死的距离

是我站在你面前

你不知道我爱你。

……

就是这样一首诗,没有漂亮的装饰,没有华丽的文字。全诗重复着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……,不是……,而是……”,给人一种美的音乐享受,一种冰冷的悲哀。

全诗所表达的情感层层递进,让读者的心随着诗的节拍跳动。你想想:比相爱却不表白更远的是分开,比痛苦的想法更远的是掩盖感情;比把心思埋在心里更远的是,在遇见之前注定错过今生…

读着这首节诗,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:蝴蝶被风吹散,双星并排飞得越来越远,同枝黄花不能相依,恩爱的树叶不能归根。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很少见吗?梁山伯祝英台充满情感,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坎坷中追寻…

啊!这一句话似乎可以诠释我的整个内心。每次读到这首诗,我的心里都会充满两种不同的感受:一种是悲伤,因为爱情不完美而悲伤,觉得生活充满了愁闷和悲欢离合;另一种是喜悦,因为至少还有爱!

也许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鸟和鱼的距离,正如诗中所说,因为一个在广阔的天空,一个在深海海底。

我不知道读一首诗会不会有这样矛盾的感觉,但是我越来越喜欢诗歌和情诗了,因为它们是最好的!

距离的读书笔记2

读周国平的这本书已是四月初的事情,至今依旧沉醉。那时用心将整本书仔细阅读完毕,遇见很多与灵魂相撞文字。现摘录如下:

一、关于童年和童心

回首往事,谁不缅怀童年的幸福?童年之所以幸福,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有最纯净的感官。

童年之所以令人怀念,是因为我们在童年曾经一度拥有永恒。自从失去了童年,我们也就失去了永恒。从那以后我所知道的唯一永恒便是我死后时间的无限绵延,我的永恒的不存在。

在一切往事中,童年占据着最重要的篇章,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。我甚至说,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,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。

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,由于心中藏这永不枯竭的源泉,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。

光阴蹉跎,世界喧嚣,我自己要警惕,在人生旅途上保持一分童趣和闲心是不容易的。

所谓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,正说明智慧是童心的守护神。凡童心不灭的人,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。所谓彻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。

具有诗人气质的人,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,他始终保持一颗淳朴的童心。

孩子或者像孩子一样单纯的人,目的意识淡薄,沉浸在过程中,过程和目的浑然不分,他们能够随遇而安,即事起兴,不易感到无聊。

二、关于人与人生

在人生画面上,梦幻也是真实的一笔。

人是怎样获得一个灵魂的?通过往事。

理想便是灵魂的寄托。

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,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,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,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与自觉。

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。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,善解人意,善悟事物的真谛。她极其单纯,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。

我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,然而,当我检点思考结果的时,却发现我弄明白的似乎只有这一个简单的事实——今天我活着。

万有皆逝,唯有精神永存。

人生中,只有死是必然,其余一切均属偶然。

生活是一场永远不能成为正式演出的彩排,一张永远不能称为正式作品的草图。

人处在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点上,作为瞬息和有限的存在物,却向往永恒和无限。

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,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,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。幸福只是灵魂的事,它是爱心的充实,是一种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受。

对于一个洋溢着生命热情的人来说,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第穷尽人生的各种可能性,其中包括困境和逆境。

与天才相比,最富于幻想的女子也是过于实际的。

青春未必全是舔吻和鲜花。有这样一些敏感的心灵,对于他们,青春意味着平生第一次精神危机,意味着某种幻灭和觉醒。

他只是貌似在看、在听、在生活罢了,实际上早已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。

三、关于爱情和婚姻

有一个字,内心严肃的人最不容易说出口,有时因为它太假,有时是因为它太真。

真正的爱情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遇。

家是一个活的有生命的东西。所以,我们要把它作为活的有生命的东西那样,怀着疼爱之心去珍惜它。

古犹太法典告诉我们,当一个人和他的结发妻子离婚时,甚至圣坛也会为他们哭泣。

真实的感情往往找不到语言,真正的两心契合也不需要语言,谓之默契。

人生最美好的时刻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,不独爱情如此。

四、关于艺术

一个艺术家无论在阅历和技巧方面如何成熟,在心灵上却永远是孩子,不会失去童年的清新直觉和少年微妙心态。

美如此令人心醉,人类的语言又如此贫乏无力……除了艺术,没有什么能把美留住。除了作品,没有什么能把灵感留住。

距离的读书笔记3

初读周国平先生的书,我庆幸我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话,“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……人仿佛有两个自我,一个自我到世界上去奋斗,去追求,也许凯旋,也许败归;另一个自我便含着宁静的微笑,把这遍体汗水和血迹的哭着笑着的自我迎回家来,把丰厚的战利品指给他看,连败归者也有一份。”记得当年的我还把这段话抄在了活页纸上,大学四年里,本子的扉页语一直都没有变过,一直都是这段温暖又激励的话语。

它就像路的尽头的那盏灯,一直指引着我前行,它更像是我深藏于内心的一个温暖的家园,时刻都对我喃喃细语,“累了就回家。”时光荏苒,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象牙塔里的人儿,一头扎进了工作后,生活也复杂了许多,不能说迷茫满布,困扰也是不少的,很难能静下心一读好书。

于周国平先生,我是心怀感激的。正是这么一个朴实温暖的哲学家让我对哲学产生了兴趣,哲学也不尽是晦涩难啃的理论,也不都是些抽象难懂的哲学问题,原来我们也可以过上一种哲学的生活。哲学与生活,也是理性与感性。一个不感性又不理性的人,生活不一定精彩,但也肯定是纯朴的。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人,理性的光辉普照生活中的杂绪万千,若能理得清清楚楚,想个透彻明白,那便是有福气的生活。倘若总是 ……此处隐藏10322个字……我印象最为深刻,所以我想跟你分享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和徐远教授深刻的洞察。

记忆里的农村

我从小算是在县城里面长大,没有干过农活,所以说现在如果你把我送到农村,我是分不清小麦和所有蔬菜的。但是在我的记忆中,婆婆爷爷一直都在农村,小时候每年都要回几次农村去看她们,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走了,唯一的印象是他老人家躺在床上,用他颤抖的双手递给我十块钱,尽管他已经话都说不清楚了。而婆婆好像总是忙着农活,每次回去都没见她好好坐下来休息过,总是忙前忙后,尽管爸爸妈妈叫她没必要这么辛苦,但是并没有什么效果,婆婆总是点点头笑着说:“习惯了”。

每次回到农村,我都会站在田边,看着互相交错的田地,田边窄窄的公路有时会有小车经过,扬起的灰尘四处扩散,随处可以看到在田里忙碌的人们,鸭子会在池塘发出嘎嘎的叫声,脸上有时会感到一阵微风,总感觉这样的日子十分惬意,突然一想自己并没有体会过农活的艰辛,更别说住在这里。所以每次回到农村我总会感觉时间过的是那么漫长和安静,村里的人们忙碌而又朴实,这大概就是我记忆中的农村。

城市

徐远教授在书中说,村庄是城市的来源,因为很多人离开村庄(小聚集)的土地,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城市,虽然在旧石器时代,人们就开始了集体性的宗教祭拜活动,这时连村庄都没出现。

书中写到了希腊罗马和春秋战国城市的兴起,顺着人类文明发展的线索去寻找城市的起源,试图分析出城市兴起的背后逻辑,不管是村庄还是城市,它们的本质都是一个容器,但是人类的文明好像总是在城市形成时更加的繁荣,随后产生的商业、贸易,使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和社会分工,从而聚集更多的人,这时的城市不仅是容器,还是一块磁体。

人们有迁徙的自由后,渐渐的离开脚下的土地,去发掘更多的新大陆和机会,慢慢的把“他乡”变成了“故乡”。

城里人和乡下人

我觉得本书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有城市和农村,以及它们背后的人;因为有些生活在城市,有些生活在农村,他们被生生的贴上了两种不同的标签:城里人和乡下人。

现在我国的城市化率大概是57%左右,而在改革开放前夜的1978年,城市化率不到18%,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,早在唐代和南宋,城市化率就已经达到了20%左右,文明先进的一个体现,就在于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,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把人分为了城里人和乡下人呢?

1949年的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》的第五条和1954年《宪法》第九十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迁徙的自由,之后两年间,中国发生了7700万的人口大迁徙,而1958年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》确立了城乡分割的户口登记制度,规定公民必须登记为居住地的常住人口,且公民迁移要迁入地报户口,也就是从那时开始,出现了所谓的城里人和乡下人。

产权不完整

我们现在可能会觉得城市比农村富裕,城里人比农村人更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很正常的现象。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,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收入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现象。

比如在新西兰、丹麦、法国、芬兰、美国、日本等,他们农村家庭的收入高于甚至远远高于城市家庭收入。在国际上,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差距是一个普遍现象,但是国际表明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特别严重,我国农村与城市的家庭收入比为1:3.33,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城乡差距。

那你可能会问我国城市和农村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,徐远教授在书中给出了他的回答:那就是农民土地的产权不完整。

在1954年宪法中明确承认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,但在1982年和1988年却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变为集体所有制,意思就是土地不再是农民自己私有的,这一改变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,这一改造剥夺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,所有者变成了“集体”,但是这样就让产权性质变的混乱,因为产权的最终所有者只能是个人,而且还不允许农民土地参与市场买卖,而作为城市土地的国有土地就没有这样的限制,这使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产生了“同地不同权”。

在随后的1978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这把人民公社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产权部分还给了农民,即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了农民,解放了生产力,但是归还的还不彻底,而且随后在《土地管理法》中还明确规定“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、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”,城镇居民也不能买,农民也不能卖,也就是说虽然城市发展的很快很好,但是农民因为政策限制没有办法出售流转自己的土地,只能由政府收购变成国家用地,再转卖变成商业用地,但这样一来,农民就没有办法分享城市的工业化建设所带来的收益,只能获得政府所给的“成本价”,于是才会有在政府征地时,农民觉得利益不均发生的矛盾。

文中后面还谈了关于土地政策改革,在这就不再多介绍,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,总之土地改革任重道远,国家也在想办法改变现状,但徐远教授抓住了矛盾的本质就是农民土地产权的残缺,使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,而且也让农民被土地死死地捆绑在一起,常见的现象就是村里的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,老人留在农村里。

土地的距离

在文中徐远教授说,他一点也不怀念故乡,因为故乡的小镇基础设施都不完善,环境也很差,只是因为故乡有自己的家人,有自己的父母。

我想这也是大多在外打拼的,所谓“异乡人”的心情,他们不是因为怀念故乡才回去,而是因为故乡有被土地捆绑的家人,家人一旦离开,就会失去土地。“异乡人”他们真正渴望的东西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实现,因为那里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,接受好一点的教育;那里有更好的医疗条件,那里的环境不一定有故乡的好,但是至少那里有希望,那里的收入比每年在家里种地要多,有更大的可能性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
前两天看《欢乐喜剧人》,有一组喜剧人说在场下的父母来自农村,当时主持人郭德纲老师说:“没关系,往上倒几辈看我们都是农民”,我觉得郭老师这句话说的很好,也很深刻,因为最开始我们都是所谓的农民,而且城市光鲜亮丽的表面,肯定离不开背后无数为此付出的农民。

通过本书,我也感受到了徐远教授心中的理想和情怀,他称此为“理想主义的最后余晖”;曾经徐教授作为一个农村孩子,深切地体会过农村孩子的生活,农民这个词对他一点儿也不陌生,同时他说作为一个农村孩子也是幸运的,因为他的父母虽然都是农民,但他通过努力学习,最后也能在北大读书。

我想说,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,我们现在虽然存在不可消除的经济差距,但是我们的身份是没有差别的,事实上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实行统一户口制,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慢慢普及,使更多的“异乡人”可以变成“故乡人”,更多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
同时我也感受到中国也在不断地快速发展,城市化建设也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人才。不论如何最重要的是“人”,而不是土地,但愿我们都能不断投资自己,让土地离不开你,不为自己是所谓的“城里人“而侥幸,而是更加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其他人。

徐远教授用脚步丈量着农村到城市的距离。

人生的道路,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仔细丈量,因为我们所走的每一步,都算数。

《距离的读书笔记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