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兰河传的读后感

时间:2024-11-04 14:13:26
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5篇

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5篇

当看完一本著作后,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,这时候,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!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呼兰河传的读后感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

在寒假时候,我读了《呼兰河传》这本书,最开始时,并没有感觉它有多好看。等我静下心来,细细品味,才越来越觉得它的精彩。

作者萧红细腻地表写了旧时代的呼兰河。在她的表述下,我渐渐地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,一个衰落的村庄。村子里面,只有灰色的街道,灰色的人生,灰色的社会……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,乌云蔽日,没有半点色彩。这里的村民,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,生的普普通通,死的平平淡淡,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,缺少了些什么。

随着小主人的视角——一个生活在呼兰河小镇里性格鲜明的小姑娘萧红,我慢慢体会到呼兰河的生活。小姑娘萧红有一个快乐的童年,在她的童年里,只有:祖父,“我”和后院。在后院里,萧红与祖父一起生活,一起玩耍,一起劳动……“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”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吧。好羡慕他们的后院,好想跟萧红一起,也让她的爷爷一次次藏起我的遮阳帽,总放在同一个地方逗着我们玩……

读着读着,我不仅会想起自己童年的乐事,一个人呆呆的笑着。

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。在每个人的童年里,童年像一幅画,像一首诗,像一曲歌……羡慕别人的童年,别人也羡慕着我的童年。

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了时,我的心很纠结,跟萧红一样愤愤不平。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、天真烂漫的年龄,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老胡家做媳妇。旧时的童养媳,在这里我初见端倪。一个健康、活泼的小姑娘,因为穷,因为生活,被卖做童养媳,没有妈妈疼,这已经够可怜了,可她拼命的干活,还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,遭受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、更懂事的婆婆的“教诲”。

一朵还没来得及盛开的鲜花,就此夭折了。小团圆媳妇她没能变得“更听话、更懂事”就去世了,而这一切的一切,难道只是因为她婆婆的残忍、愚昧和无知吗?我隐隐觉得,这也是呼兰河人们生活态度造成的。一个对自己的生、老、病、死都淡得提不起劲的生活,对别人的生死,就更加麻木了。他们对生活的麻木,使他们已经失去了区别于动物的“人”的味道,是消极!是愚昧!怎么连改变的念头都不会有?我震惊,呼兰河的人们怎么了,80多年前的呼兰河人为什么与我知道的生活这么不同?

那个扎花店的工人年复一年给祭祀的纸人穿上亮丽的衣裳,怎么就不会想到打理一下自己,难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纸人一样整洁亮丽吗?也许,那里的人们,已经觉着,生不如死,死后,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、花园、大马、仆人、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盛开的鲜花……正是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,扼杀了小团圆媳妇。

读这本书时,愉悦陪着沉痛,随着小主人公萧红的脚步,我清醒看到旧社会历史背景一角,很庆幸那只是萧红的童年。

呼兰河留给萧红的,正是萧红想要告诉我们的吧,让我们了解过去,了解历史,永远不要重蹈覆辙。

呼兰河传的读后感2

读完这本书,在我脑子里一幅极为简单的画作:在一片茫茫的灰色之中,有两道极为鲜艳的色彩:一道是温暖的橙色,一道是充满希望的绿色;一个是慈祥的祖父,一个是乐观向上的冯歪嘴子。他们的出现、陪伴,使作者懂得了许多,也使她在这麻木、沉闷的气氛中健康、快乐的成长。

“祖父”似乎在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。幼年时,她经常与祖父一起在后院玩耍。有一次,她故意把一些玫瑰花插在了祖父的帽子上。祖父发觉后,并没有因摘花以及恶作剧而不高兴,反而与“我”一起哈哈大笑。这时,另一个形象与祖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那就是——祖母。书中描绘出了一个旧社会时期的刻薄的老婆婆。有一次,因为萧红的淘气,婆婆用针往萧红的指甲里扎。她有洁癖,不许萧红摸自己屋里的任何东西……萧红一直怀恨在心,她十分讨厌祖母。而祖父却恰好是一个老顽童、老小孩,能与任何孩子玩在一起。祖母的刻薄反而衬托出了祖父与其它大人的不同之处。童年时,祖父教萧红念诗,她对诗很有兴趣,因为觉得诗写得很美,当时只注重读音,并不知道意思。而又大了一些后,祖父才慢慢教导她,让她知道了每一首诗表达的情感和意义。可以看出,祖父的教导十分有方。注重事情的本质,而不是表面华丽的一层。这最初的启蒙教育,在萧红以后的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祖父,就是这样一个“老小孩”,他用一颗温暖的心呵护着萧红,用淳淳的教导启迪着她。他正是萧红生命中那一抹最温暖、最重要的橙色。

“冯歪嘴子”在本书中最后一个出现。作者把他描写得看似是一个被时代折磨得悲凉、不幸的人。他的妻子备受争议,且在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就不幸死去,留下了一个哺乳期的婴儿和一个一岁多的小孩。他们出生在草窝里,生下来也没有好饭吃,一年瘦似一年,还不太会说话……但在冯歪嘴子的眼里,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:他得病的小驴可以去拉水了;大儿子可以牵着毛驴了;小儿子可以拍手、接东西了……正是他这种乐观的精神,使长大后的萧红回想起来,仍为之感动、敬佩。

“冯歪嘴子”的精神像一盏灯,在萧红的内心昼夜长明。他也不愧是那一道最亮丽,最充满活力的绿色。

除这两条主色彩之外,还有一些小人物反映出来的色彩也很突出。比如有二伯——紫色。作者认为他的行为很古怪:偷东西,自言自语,夜里哭着、骂着……作者当时只是觉得奇怪,并不知道为什么。后来她终于懂了,有二伯其实是她身边最悲凉不幸的人之一——被时代扭曲的人,带着一点复杂的紫色。

《呼兰河传》的画作中,虽然背景是一大片灰,但每个人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颜色。这丰富的七彩斑斓的色装点了萧红如梦一般的童年。

呼兰河传的读后感3

读完《呼兰河传》,我想到了羊。比起人,《呼兰河传》中的很多人更像一群羊。在人头攒动的娘娘庙集市,在围观小团圆媳妇洗澡的院子,在寒暑易节而永不停息的、呼兰河人们看热闹的路上,我看到一群羊。

全书最戏剧性与讽刺性的部分无疑是围绕小团圆媳妇展开的部分。在为小团圆媳妇“治病”的过程中,我总是反反复复看到三个角色:其一提出一个偏方,其余之人纷纷附和,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欣然采纳。如此往复,直到小团圆媳妇的惨死。提出偏方的人往往只是听从了不加证实的传言,纷纷附和之人却不假思索地“做了他的跟随者”,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见支持者如此之众多,便也十分信任地对小媳妇用了药。这像极了我曾经看过的一则故事:一只头羊到了悬崖边判断错误跳了下去,而后跟从的一众羊群非但不对头羊坠崖身亡的事件总结教训,反而是想都没想直接跟着头羊跳了下去。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它们习惯于跟随,却不习惯与思考,才酿成的悲剧。呼兰河的人,便是跟在头羊身后跳下悬崖的“羊”,换个词来解释,就是“集体无意识”。

“集体无意识” ……此处隐藏10133个字……境地,那样的家庭,那样的时代,我能做些什么。他们家的小媳妇死了,来得时候还活蹦乱跳的,谁也没料到,会走得那样匆忙,让婆婆们心酸,他们使了多少钱,费了多大的力气,不过是想让这个媳妇“活”过来啊。那小团圆媳妇呢?她本该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,才14岁而已,却以为人妻,为人媳,她该是多么不愿意啊!在新家,又要受到夫家人的打骂,就这么孤零零的一个人,还是个孩子的人,怎么承受的了?然而,在那个时代,这一切都是司空见惯,也是无人能够挽救的。试想一下,如果小团圆媳妇并没有成为文中的小团圆媳妇,那谁又能断定,她不会被另一个小团圆媳妇替代,或者依然遇到了身为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呢?悲剧笼罩着他们,因为这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群人,一大群人,一个村落的人,一个地方的人,乃至一个国家,一个世界的人。

小团圆媳妇一家的悲剧,和那些活了又死了的村民形象都静静的从高处看着我们,帝制到民主的转变,被侵略和被殖民的屈辱,他们都经历过了,80年之后的今天,他们都已经消失了吗?没有,他们还存在着,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,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骨血之中,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,这些人,我们,他们,都是“中国的脊梁”。虽然我们这些脊梁,总是那样的不争气,80年前的灰色或许少了一些,但那些低着头的匆匆步伐,怯懦的笑,和新的一种“封建”正悄悄的用它们狡黠的眼睛张望着。

只是,不要再那么无奈的活着,又无奈的死去,来去若空。

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4

呼兰河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小村庄,小小的地方,一条十字街与东二道街、西二道街,几十户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家,就是整个村庄的基本样貌,与千千万万普通农村没什么差别。

全书的主人公是“我”,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,用好奇的心探索一切,用纯澈干净的双眼观察世界,用最淳朴的语言表达自己,让读者在对封建思想残害人心而感到悲惨的同时,仍然能够感受到人世间所存在的最简单的善良与美好。

呼兰河是一个灰色的封建社会,在那里,人的生命和牲畜一样不值一提;在那里,人的一生可以被长辈随便安排;在那里,人们用可悲的言语掩盖人的脆弱与无助;人们背离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,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不着边际的封建活动上,一边做着摧残人心灵与身体的事情,一边又可悲地将一切希望寄托于神灵。

再说那染缸房里边,也发生过不幸,两个年青的学徒,为了争一个街头上的妇人,其中的一个把另一个按进染缸子给淹死了。死了的不说,就说那活着的也下了监狱,判了个无期徒刑。

但这也是不声不响地把事就解决了,过了三年二载,若有人提起那件事来,差不多就像人们讲着岳飞、秦桧似的,久远得不知多少年前的事情似的。

同时发生这件事情的染缸房,仍旧是在原址,甚或连那淹死人的大缸也许至今还在那儿使用着。从那染缸房发卖出来的布匹,仍旧是远近的乡镇都流通着。蓝色的布匹男人们做起棉裤棉袄,冬天穿它来抵御严寒。红色的布匹,则做成大红袍子,给十八九岁的姑娘穿上,让她去做新娘子。

总之,除了染缸房子在某年某月某日死了一个人外,其余的世界,并没有因此而改动了一点。

再说那豆腐房里边也发生过不幸:两个伙计打仗,竟把拉磨的小驴的腿打断了。

因为它是驴子,不谈它也就罢了。只因为这驴子哭瞎了一个妇人的眼睛,(即打了驴子那人的母亲)所以不能不记上。

再说那造纸的纸房里边,把一个私生子活活饿死了。因为他是一个初生的孩子,算不了什么。也就不说他了。

呼兰河也有最简单的一面。世世代代的农民在呼兰河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对土地的敬仰造就了农民朴素的品质。主人公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,有着简单的快乐源泉,对待事物有着最简单的看法与认识,与成人世界形成鲜明地对比,让读者在黑暗的格调中仍然能感受到来自孩童的一丝亮光,但孩子的一丝亮光往往会受到成人世界的扼杀,在感叹的同时也对封建思想残害人心感到揪心。

呼兰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农村的缩影,是当时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,在那个物质匮乏,科技落后的时代,人们只能将希望都寄托在神灵上,当时的人对大自然、神灵存在十分的敬畏,现代的我们不能否认封建思想在历史发展史上存在的意义,但我们必须从这段历史中吸取经验,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摒弃封建思想中黑暗、不科学的一面。

作者笔下的呼兰河,有喜有悲,有善良也有邪恶,有光明也有黑暗,有麻木无知也有希望与憧憬,是对这个小镇的最真实写照,值得一读。

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5

记得在不久前的月考阅读里读到了萧红,让我带着一种不同的心情去聆听这个“贫民作家”的童年。

我也曾回忆童年——衣食无忧,没有做不完的作业,没有刷不完的题,明天唯一烦恼的事是明天怎么玩。萧红也回忆童年,这本书就是她的童年,但我们脑中的那个孩子似乎截然不同。成年人在回顾童年之时,向来不是怀着轻松的心情的。更何况,萧红童年生活的呼兰河畔,善良的劳动人民如此的贫苦、无望、愚昧、麻木,不禁令人痛心。

不难发现,那许多藏在表面平实甚至欢快的故事下的寂寞凄婉。风景寂寞,蜂蝶在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,“不但不觉得繁华,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”。人更是经受不住风霜雨的,被自然拉着默默离开人世,“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,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”。

这些伤痛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,如一支寂寞苍凉的调子,在未来的生命中久久回放……在无数灰白的日子里,祖父家的花园便是“我”生命中最亮丽的色彩。“蜻蜓是金的,蚂蚱是绿的”,“花园里边明晃晃的,红的红,绿的绿,新鲜漂亮”……祖父是最关心“我”的人,他那笑盈盈的眼眸宛如照亮“我”童年夜空的新月,给“我”带来无尽的喜悦和幸福。祖父教诗,祖父烤鸭子,祖父慈爱的话语,都是“我”心头最温暖的感动。

“我”是多么希望能和最爱的祖父长久地生活在一起!然而时间在流逝,“我”在长大,祖父在变老,终于有一天,“祖父几乎抱不动我了”,幸福的时光原来也在渐渐离我远去。祖父家的后花园,就像一座象牙塔,为“我”的灵魂提供了一片美丽的栖息地。然而园外的世界,终究是残酷的——这就更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无奈的感伤。

但灰色中又不时沁出一丝红色,就像新生的太阳般给人以希望。

人的生命的坚强与生存的不息挣扎。冯歪嘴子死了老婆后带着两个孩子,一个四五岁,一个刚生下来。那个刚生不来就没娘的孩子竟然没像人们意想中的死去而是“会笑了,会拍手了,会摇头了。”萧红笔下有属于女性本能的对生命的爱。

童年最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,通过文字挽留快乐,来抵挡悲伤,以悲伤作为生活本体的快乐。这种悲伤是无以名状的在我们每次看到这些快乐的事时,想到这些快乐的事已经流逝。”悲凉之雾,遍披华林“。当一朵花开时,作者同时看到了花的凋零,当她尽情描写花的艳丽的同时,展现给我们的同样是花的枯萎,与虚无一样是生命的悲美。

终于,在《呼兰河传》中读懂了这位“贫民作家”,处在悲凉,愚昧的时代却仍试图给人以希望,让灰色的童年绽放接收的光。想想自己的童年,不是正经历着中国的日新月异吗?既然我们不必悲天悯人,又何不努力学习,书写属于我们零零后自己的金色时代呢?

《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